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研究报告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影响研判
最后更新:2020-02-21 浏览:1519次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疫情蔓延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翻看历史,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回顾非典事件,对比分析两次疫情背景下汽车市场发展阶段,推测2020年疫情可能持续的三种情景,以此为基础结合模型算法开展不同情景下汽车行业影响分析,明确疫情对汽车企业的发展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企业发展应对建议。

一、   2003年非典疫情的影响差异分析

(一)两次疫情汽车市场发展阶段对比图1.png

数据来源:Wind

图1 中国人均GDP与汽车保有量走势

回顾2003年的非典时期,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入世后的经济高增长期,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私家车开始普及,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03年乘用车全年销售219.5万辆,同比增长70.1%,在非典背景下仍然实现大幅度增长。

图2.png

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图2 2001-200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走势

2019年依然处于购置税政策退出后的市场调整期,叠加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的消费信心不足和持币观望情绪,汽车消费动力明显偏弱,中国汽车市场全年终端销售2547.6万辆,同比下滑2.4%,其中乘用车市场全年终端销售2166.3万辆,同比下滑3.8%。我国汽车市场目前已处于增速放缓的普及期,而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经济总体“稳字当头”,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普惠性政策逐步落地、新产品迭代等利好因素下,将有机会走出车市谷底,但年初的肺炎疫情短期将对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预估疫情过后或难出现非典时期的大幅增长状况。

图3.png

数据来源: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终端零售数据

图3 2013-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终端零售走势

(二)非典疫情对于汽车市场影响分析

在2003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刚进入WTO后的贸易井喷期,叠加低汽车保有量和人口红利窗口,私家车开始普及,虽然遭遇非典疫情,汽车市场需求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仍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相反,部分消费者认为私家车可以减少与他人接触,进而减少被非典感染的风险,原来没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开始提前购车“防非典”。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非典疫情爆发的2003年二季度乘用车销量为52.6万辆,占到了全年的24.0%,处于平均水平,增速则高达66.1%。俨然,“非典”时期成就了一个“非典型”的汽车市场。

图4.png

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图4 2002、2003年各季度中国乘用车销量走势

二、疫情对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分析

虽然此次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范意识、管控措施都要胜过2003年。但相比2003年非典,此次病毒疫情的爆发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对于汽车市场来说,供给端的车企及零部件企业延迟开工、经销商暂停歇业;需求端的消费者或延迟购车需求,2020年年初中国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更严重。疫情对汽车市场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疫情的蔓延程度及可控性,因此我们根据疫情持续时间做出不同情景下疫情对2020年汽车市场影响判断。

(一)2020年疫情可能持续情景推测

从时间轴来看,本次疫情时间轴与“非典”时期的时间轴有相似之处,两次疫情均为上年年末发现病情,并于次年年初进入爆发期,患病人数不断增长,逐渐引起国内及国际社会的重视进行全力攻克。

图5.png

资料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图5 2002-2003年“非典”疫情与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间轴对比

比较而言,因为我国拥有抗击“非典”疫情的经验,所以本次疫情从认知到开始反应至全面应对,整体反应时间相比“非典”时期缩短一倍有余。本次疫情至今全国已经进入紧急状态,全力应对,“出门戴口罩”、“减少聚会”等工作已经广泛展开,反应及应对速度远快于“非典”时期。

根据以上目前疫情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到联防联控、返程潮、病毒变异等影响因素,未来一到两个月的疫情发展可能面临以下三种情景:

情景一:国家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疫情高峰或将在2月中下旬出现,随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于3月底结束,疫情整体持续时间较短,对市场销量的冲击主要局限在一季度。

情景二:春节返工以及企业复工潮引起的人口流动,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可能出现的空缺,充分考虑疫情扩散的可能性,疫情导致的影响或将延续至二季度。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对整个上半年的市场销量形成不利影响。

情景三:坚持底线思维,考虑到病毒存在潜伏期较长或者变异等不可控情况,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形势的演化更为严峻,疫情或将持续至三季度,对全年汽车市场销量影响相对较大。

(二)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分析

1. 汽车产量影响:短期严重受挫,长期影响可控

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低迷态势一直延续至10月,进入四季度厂商积极备战春节前市场,产量呈现明显回暖,11、12月恢复正增长。进入2020年,1月受春节放假早、工作日少影响,产量仅为159.2万辆,同比下降25.7%。随着疫情扩散,国家及地方采取的防控手段也不断升级,除了封城、堵路外,各类企业复工时间也不断延后,湖北省更是将复工时间延至2月20日24时。疫情造成约10-17天的延期开工,将直接对2月的汽车生产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图6.png

据来源: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产量数据

图6  2019-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量月度走势

疫情确诊人数超过1000的湖北、广东、河南、浙江和湖南五省2019年汽车产量占全国比例为33.5%,其中湖北省汽车产量超过220万,约占全国汽车产量的9%。湖北武汉作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城市之一,不仅聚集着多家整车企业,还拥有涵盖完整产业链的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14家省级以上汽车研发机构,严峻的疫情无疑对在此扎根的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的特点,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无法按时恢复生产,同一链条上的部分车企或因缺件无法正常排产,进而影响整体汽车产业。疫情重灾区的汽车产业停工时间更长,造成的影响更大,将导致一季度汽车产量严重受挫。

表1.png

数据来源: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产量数据

但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包括零部件制造业、整车制造业、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都已相对成熟,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疫情在得到有效控制后,为保证市场需求供应和企业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正式复工后企业可通过调整生产节拍、周末加班等方式提高产能把前期亏空的产量补回,降低对全年产量的影响,但潜在的机会成本影响仍然有待评估。

2. 汽车销量影响:抑制市场回暖趋势,长期刚性需求或将释放

相较于非典时期,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很难重现当年非典对车市的“刺激”作用。一方面近两年乘用车销量下跌主要源于经济增速下滑的拖累和楼市的分流对居民消费能力挤压,另一方面乘用车市场即将步入普及期后期,换购需求取代首购成为市场发展主要驱动力,这同非典时期汽车消费刚处于起步阶段、以及受疫情影响而涌现的大量乘用车首购需求存在明显不同。商用车市场来看,受疫情影响,劳务人员复工延期、生产和消费受控,作为生产资料运输工具的商用车需求受到影响。同时,前期政策因素拉动市场集中增换购透支了市场需求,预计全年商用车在高基数上销量同比下滑。整体来看,疫情将一定程度上抑制2020年汽车市场回暖趋势。

图7.png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7 历次疫情爆发时我国的汽车销量增速走势

当下发生的新型肺炎或短期影响汽车消费,但真正驱动汽车消费的因素是宏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消费信心和国家政策等。在经历了2019年的持续下滑后,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上半年销量下滑不可避免,汽车消费需求将转移至疫情结束后,疫情过后市场或将呈现一定程度复苏,促进特定市场需求释放。

1)首购群体刚需性购车或将提前,换购群体需求进一步推迟

传染性疫情可能会让消费者对地铁公交甚至网约车等公共交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对私家车需求会起到一定的刺激,加速或提前消费者的购车计划。疫情对于车辆的刚需起到推动作用,部分首购群体将提前购车满足在疫情影响下日常出行需求,但由于近几年首购群体在减少,同时该部分群体受经济影响更大,因此能够起到的提振作用有限。

人口流动性大的1-3线城市目前是主要换购需求的城市,疫情使经销商营销活动难以开展,同时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在已有刚需车型情况下,换购群体的购买意愿下降,购车需求也将进一步推迟。在目前汽车消费环境中,换购是新车销售的主要增长支撑,受疫情和宏观经济影响,消费者换车需求推迟将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2)自主品牌、低端车型以及中西部区域需求或将提升

由于疫情的影响,刚需车型或将迎来增长,而入门级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强,因此主打性价比的自主品牌需求或将提升,而15万以下的中低端车型作为刚需车型的代表,持续的负增长或将得到缓解。另外,中西部地区的汽车市场相对饱和度较低,因此疫情过后的刺激作用会持续更长时间,销量提升空间更大。

3. 月度汽车销量影响:1-2月需求急剧下降,随着疫情控制需求有望回升

本轮新型肺炎开始于2019年12月武汉,春运期间爆发,目前仍处于疫情扩散期,具体持续时间短期难以准确估量。因疫情影响时长的不确定性,全国范围内的人员限制流动和隔离、车流受阻、物流不畅,均不利于企业组织人员复工、落实今年排产计划,湖北等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的汽车生产产业链暂时停止。与此同时,多数省份将企业复工时间推迟至2月9日24时,实际工作日减少,这对2月的汽车市场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1-2月处于疫情爆发期和扩散期,由于采取隔离防控措施,短期内经销商、4S店营销活动难以开展,团购等聚集性活动被迫取消,同时消费者出于防护目的暂缓进店选购,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同时出行受限制,消费需求全面下降,预计1季度乘用车市场将呈现大幅下滑;商用车方面,春节假期结束后的2月和3月是传统的商用车销售旺季,受疫情影响,2020年商用车市场“旺季”不“旺”,1季度市场也将受到强影响。随着疫情未来逐步控制,一方面消费者的私家车刚性需求被激发,一定程度刺激部分突击首次购车需求,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恢复正常生产以及产业链、经销商信心逐步稳定,汽车市场需求有望在疫情过后回升。

4. 不同情景下2020年汽车销量预测

1)销量预测模型

乘用车市场预测主要利用BP神经网络与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乘用车市场销售情况的组合预测模型,并基于社会经济数据变动对于汽车市场的影响及相关程度建立相关预测指标体系,初步得出预测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市场调研及专家调研等定性分析,对输出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未来乘用车市场销量预判结果X。

由于商用车所具有的生产资料属性,其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相关产业、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考虑到数理模型运算与量化预测的可行性基础上,对商用车主要采用定量数理运算与定性推演预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测。

图8.png

图8 预测流程及模型

此次疫情不仅使汽车市场发生短期月度扰动,在相关经济等指标变动下年度销量也受到影响。因此通过对影响汽车市场的年度指标在不同情境下的分析测算,得出不同情境下疫情对全年汽车市场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情景下疫情对月度市场的影响以及宏观环境变化下对月度市场影响总体评估各月度市场情况。

2)主要预测指标变化

a. 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疫情带来的商店停业、工厂停工等情况对我国短期内的经济造成显著的负面冲击。从需求端来看,消费与进口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次疫情的响应机制较快,在首例病例爆发一个多月后便开始了对于出行以及营业场所的管制,因此在春节期间本应快速增长的餐饮、旅游、金银珠宝、娱乐等非必须消费增速都受到抑制,同时内需下行拖累进口的增长。从生产端来看,由于工厂停工以及劳动人员复工进程放缓,全面复产进程被迫延后,多数行业生产被迫暂时停滞。

表2 部分机构关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判断

表2.png

b. 疫情对居民收入与就业的影响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但在疫情期间,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小企业的存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停工停业期间企业的成本支出并未减少,贷款、租金、人工成本等刚性支出不断掏空企业的流动资金,甚至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受到冲击后的减薪、裁员或者倒闭,将导致居民整体的收入与就业情况受到威胁。

c. 疫情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影响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综合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消费意愿等信心强弱的重要指标。在2003年3至5月我国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连续的大幅滑坡,从113.9下跌至100.0,表明国人在疫情期间的消费意愿明显减弱,但随着6月以后非典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逐步趋于向好。2019年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为稳定,在124.0上下波动。和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情况相似,疫情的爆发对于消费者信心指数产生冲击,其中消费者信心受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疫情全面爆发的第一季度。

图9.png

数据来源:Wind

图9 2003年和2019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趋势

d. 疫情对新车型上市的影响

为满足市场需求,各车企加快新车型的研发和上市,带动市场销量的增长,2020年主流车企将有多款新车型推向市场。但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试乘试驾、车展、发布会等线下上市活动势必难以开展,众多原定2020年一季度或上半年的新车上市计划或被推迟,新车型对2020年市场销量的带动作用将被削减,对汽车市场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表3 2020年一季度原计划上市车型汇总

表3.png

3)不同情景下预测结果

情景一: 乐观情景,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对市场销量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将会影响整体市场2-3个百分点。

情景二: 局势恶化,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将会影响整体市场6-8个百分点。

情景三: 局势严峻,疫情持续时间超出预期,延续至三季度或更久,将会影响整体市场12-15个百分点。

(三)对汽车企业影响分析

1. 营收下降,制造成本升高,企业盈利承压

受复工延迟、交通限行等影响,原材料成本将会上浮,上游零部件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成本压力传导至汽车整车企业。除此之外在极端情况下,重要零部件出现断供,将导致整车企业的停产,在高人力成本、设备维护成本下,停产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惨重。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型企业,如果经历持续的停产停工,可能面临的是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破产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整车企业经营风险。

2. 突发疫情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在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销量TOP10企业集中度从2016年以来逐年提升,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在肺炎疫情此类突发事件影响下,强势汽车企业的应变能力更强,应对举措更加及时有效,将进一步扩大自身领先优势。相比之下,劣势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面对突发疫情,可调配资源有限,市场表现更加被动。整体来看,突发疫情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图10.png

数据来源: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终端零售数据

图10  2019年TOP10企业销量及集中度

3. 互联网购车、线上服务等迎来发展契机

面对肺炎疫情,“不聚集,少移动”成为全民共识,4S实体店顾客到店量将大幅减少,各类线下营销传播活动受阻,此时互联网购车、线上售后服务优势凸显。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服务模式,消费者可足不出户,在移动终端一键下单,将销售、生产与服务从线上贯穿至线下。目前已有多家车企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与电商平台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汽车线上交易和售后保障服务。

4. 共享出行发展受挫,拖累新能源汽车运营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强传染性,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居民将会减少各种形式的出行。湖北、浙江等多地为有力阻断疫情传播,已强制暂停了网约车的服务。加之共享汽车内的卫生消毒清洁无法得到保障,消费者存在为避免传染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的心理,使得共享出行业务发展受挫。而新能源汽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分摊运营成本,是共享出行最好的方式,受到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在营运领域的推广也将受打击。

三、企业发展应对建议

(一)跟踪供应商动态,强化沟通,降低供货风险

汽车生产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零部件企业的生产供应对于整车企业在生产方面的影响毋庸置疑。疫情打乱了汽车和零部件工厂既有的生产计划。整车企业除要跟踪本企业员工的流动方向和返厂情况,还要及时与上游供应商强化沟通,对零部件企业给予支持,保障零部件的正常供应。对于无法保障正常采购到货的零部件,应加快二轨供应商零部件的开发、供货或打通海外渠道供货,第一时间恢复生产,将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二)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精准监测需求动态

疫情阶段消费者出行受限,企业线下营销活动被迫暂停,及时开发多样化的线上营销方式显得极为重要。企业需要及时启动经销商直播卖车等创新营销模式以及出台全程非接触式+送车上门等针对性的销售政策,以满足特殊时期的购车需求。疫情结束后消费者需求有望集中爆发,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区域管理政策,精准监测需求动态,其中针对一到三线城市重点监测消费者换购需求,尤其加大高端及豪华市场的营销管理;低级别城市则重点关注消费者首购需求,调研城市无车群体,并制定特定的营销方案与政策,加速无车群体购车需求释放。

(三)品牌升级,加速线上化智能化发展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不断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提升产品技术实力,才能迎来光明的未来。疫情之下,所有线下活动势必难以展开。短期看,车企营销传播的出口应该转到线上,扩张线上传播资源,加强品牌形象宣传,抢占线上新营销市场。产品端,杰出的产品才能支撑汽车品牌升级,受此次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对车内健康环保需求将进一步提升,研发有助于防护驾乘者健康的生态汽车产品,将成为企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加速车联网+服务的新型售后服务模式发展,将疫情防控举措和售后服务落实到车联网产品上,方便车主及时了解疫情防控现状、掌握各地出行路线封堵情况,并将车辆售后服务从线上贯穿到线下,全面保障车主在肺炎疫情期的车辆正常使用。

整体看,此次肺炎疫情短期将对汽车行业供需两端及全产业链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但随着疫情未来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部分消费者的私家车刚性需求被激发,一定程度刺激突击首次购车需求,叠加企业恢复正常生产以及产业链、经销商信心逐步稳定,整体汽车产销量有望在疫情过后稳定回升。危中有机,经过突发疫情考验,汽车企业供应链体系将更加完善,健康防护汽车产品的开发及应用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新方向,线上化智能化发展将推动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7070093号-12